利率平价理论采用

2024-03-14 10:47:40 59 0

利率平价理论采用

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上两国货币资产的收益来决定两国汇率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

  2. 根据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Hypothesis),交易者根据他们对汇率未来变动的预测进行投资,通过在期初和期末均作即期汇率交易,从而获得收益。该假说认为,在未来的投资期内,交易者可以通过在无风险利率下借入一国货币并将其转换为另一国货币进行投资获利。

  3.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4.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新汇率等于原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比。该理论基于物价指数,认为汇率的变动应该反映出两国货币购买力的相对变化。

  5.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6.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简称。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利率的差异通过投资获得套利机会。

  7. 费雪尔效应

  8. 利率平价原理是费雪尔效应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展。费雪尔效应是指预期货币升值会导致国内的实际利率降低,从而引起国内外资本流动的影响。利率平价原理则指出远期和当期汇率之间的比率将等同于国内总利率与国外总利率之间的差异。

  9. 汇率的决定理论

  10. 利率平价理论是汇率的决定理论之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本质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汇率的变动取决于金融资产市场上两国货币的利率。

  11. 汇率的偏离

  12. 各种摩擦所引发的利率平价偏离已成为当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前沿。在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最终确立了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形成机制。

  13. 利率差异与汇率

  14.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利率差对汇率起着决定性作用。高利率***的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会贴水,而低利率***的货币将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这种套利性的短期资本流动会驱使汇率趋于平价。

利率平价理论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上两国货币资产的收益来决定汇率的理论。它包括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QFII、费雪尔效应、汇率的决定理论、汇率的偏离以及利率差异与汇率等方面的内容。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