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股票会被强制退市
股市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不少上市公司都能获得股民的关注和投资。并非所有上市公司都能够一直在股市中交易,有些公司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被强制退市。下面是股票被强制退市的一些情况和原因的
1. 交易类强制退市
1.1 成交量和股价低于规定标准
在上交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面值退市)。
1.2 股东人数连续减少
上市公司股东数量连续20个交易日减少至少50%。
1.3 转让期限到期
市场交易类指标强制退市的公司,自其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证券交易场所转让之日起满3个月。
2. 财务类强制退市
2.1 净资产为负
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末净资产为负。
2.2 净利润持续为负值
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
3. 规范类强制退市
3.1 违规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存在严重违法行为,违规信息披露,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市场正常运作。
3.2 不按规定披露重大事项
上市公司未按规定期限披露重大事项。
4. 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
4.1 欺诈发行
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行为,严重违法证券市场法律法规。
4.2 涉及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
上市公司存在涉及生态安全、生产安全等重大违法行为。
股票被强制退市是考验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合规程度的重要标志。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是上交所股票退市的四大情形。成交量和股价低于规定标准,股东人数连续减少,转让期限到期等是交易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况;净资产为负、净利润持续为负值是财务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况;违规信息披露,不按规定披露重大事项是规范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况;欺诈发行,涉及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等重大违法行为则属于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的范畴。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应当合规经营,不断提高自身经营能力,以避免被强制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