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的作者是什么

2024-03-20 08:19:18 59 0

小儿垂钓的作者是《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作。诗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情景。

1. 胡令能的简介

胡令能(785—826),唐代诗人,河南郑州中牟县人。早年家贫,曾以修补锅碗盆缸为业,人称“胡钉铰”。胡令能喜欢读《列子》,并受其影响,因此他的诗作带有许多道家的思想。他擅长写写意诗和游戏诗,唐代时期的《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

2. 诗作《小儿垂钓》的内容

《小儿垂钓》描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地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诗中的“蓬头稚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形象,而“学垂纶”则展示了他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垂钓的乐趣。最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则透露出小孩子虽然渴望和路人交流,却又害怕鱼被吓跑的矛盾心理。

3. 诗作的问题与意义

《小儿垂钓》实际上是通过描写小孩子垂钓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儿时纯真快乐的回忆。小孩子的垂钓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追求乐趣和自由的表现。整首诗通过儿童的视角,让读者重新体会到了当年童年时代玩耍的快乐和天真无邪。它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童年记忆的回忆和思考,引发读者对快乐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4. 背景与影响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寻找朋友时,在路边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垂钓,通过与孩子交流后写成的诗作。这首诗具有鲜明的唐代特色,通过对孩子垂钓情景的生动描绘展示出了唐代社会中那种追求自由与喜悦的心态。

5. 译文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让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儿童垂钓的乐趣和天真烂漫,同时也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对快乐自由的向往。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