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转债是一种投资工具
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债券,具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其转换为股票的特点。它是同时具备债券和股票双重属性的金融工具。可转债的转股价是在发行时就确定的,一旦股票价格达到或超过预定价格,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将可转债转化为相应数量的股票。
2. 可转债的发行条件
发行可转债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条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行条件:
2.1 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
2.2 公司规模、资本实力、营业收入、净利润、母公司股东权益等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2.3 公司无重大违股、违法情况,无欠缴税款、社会保险费等不良记录;
2.4 发行可转债的目的是进行资本运作或筹资支持特定项目等。
3. 可转债的利率和筹资成本
可转债一般具有较低的利率,低于同一条件下普通债券的利率。这可以降低公司的筹资成本。当可转债转换为普通股时,公司无需另外支付筹资费用,进一步节约了股票的筹资成本。
4. 可转债中的交易费用
发行可转债涉及到一些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4.1 发行费用:指发行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其自身的费用、律师费用、会计费用等。
4.2 承销费用:指由承销商承担的发行债券的费用,包括承销商的费用、律师费用、会计费用等。
4.3 评级费用:指对可转债进行信用评级所需支付的费用。
4.4 其他费用:指其他与发行可转债相关的费用,如印刷费用、存管费用等。
5. 可转债中的费用分摊
发行可转债时,交易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费用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如下:
5.1 对于负债方,交易费用应计入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中,从而增加了负债的实际利率。
5.2 对于权益方,交易费用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从而影响权益的结构和规模。
5.3 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5.4 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费用是发行方需要承担的费用,也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在发行可转债时,需要注意发行条件、利率和筹资成本,以及交易费用的分摊方式,从而保证发行的顺利进行和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