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信用卡和网贷逾期引发的起诉事件明显增多,但其中许多所谓的起诉其实都是虚假的。催收公司利用逾期借款人心理压力和对法律的无知,采取各种手段施压,目的只是为了吓唬欠款人,迫使其尽快还款。我们需要辨别网贷立案通知的真伪,以免被误导和恐吓。
1. 对方通知你?不靠谱的短信!
真正的被起诉到法院是需要对方送达诉讼状、传票,并需要你本人签收的,而并非对方通过短信通知你。如果收到催收短信中声称是立案通知,要小心辨别真伪。一般情况下,这些短信都是催收公司为了增加催收效果而制造的恐吓手段,建议及时还款来避免进一步麻烦。
2. 立案通知的真假
有时,网贷平台可能会采取一些非正式手段来***迫用户还款,所以在收到立案通知的短信后,我们需要先辨别真伪。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鉴别:
A. 诉前米行催收
诉前米行确实会对借款人进行多次通知,并要求其配合各种工作。诉前法院并不会立即对案件进行正式立案,而是会先安排诉前调解,前提是法院能够联系到借款人。如果法院无法联系到借款人,就只能进行缺席判决。
B. 真实的立案通知和催收材料区别
一些催收公司制造的恐吓材料中,常常包括看起来非常正规的立案通知。这些通知往往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严谨,实际上只是为了促使借款人尽快还款而已。
3. 律师函的作用
律师函只是一种合法的告知方式,它并不能替代法院传票和诉讼状的功能。所以,不要被收到的律师函吓倒,它并不代表已经立案起诉,只是告知你已经逾期并可能面临法律追究。
4. 网贷公司使用的恐吓手段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很多人都收到了网贷公司发出的所谓的立案通知。不过,这只是催收材料,并不代表真的立案起诉,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借款人更早地还款。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被这些看似正规的材料所吓倒。
5. 注意文件的真伪
有些网贷平台为了让借款人感到恐惧,会向他们发送涉嫌违法的文件扫描件,甚至盖上假冒的法院章。借款人要仔细查看文件落脚处,如果是当地法院的章才可靠。即使是真的文件,网贷平台也不具备以此***迫还款的权利。
6. 主动应诉
如果网贷逾期被真正起诉了,借款人应该积极应诉,不能放弃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只有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辩驳,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7. 小额网络现金贷的例子
举个例子,一个借款1500元并逾期两个多月的小额网络现金贷用户收到了催收发来的“立案通知”。根据他的描述,这个通知很可能是网贷公司制造的催收材料。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应该及时还款,以避免进一步的麻烦。
8. 如何辨别立案通知
当收到立案通知的短信时,我们首先需要辨别该通知的真假。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短信内容:短信上的内容是否有逻辑错误或过于***劣的威胁语言。联系方式:通知中提供的联系方式是否真实有效,是否能够联系到实际的法院或律师事务所。查证信息:可以通过相关法院的官方渠道查询是否存在相关立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