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上海股市行情的概况
1997年我国股市在国民经济成功“软着陆”的基础上,继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年初承接96年年底的大跌,指数略做整理后,再次昂起牛头,缓步上扬。一月呈现单边震荡盘,总体走势令人欣喜。二月份上海股市指数以588.89点开盘,围绕600多点的区间上下扩散。在流动性未到位的情况下,程序化交易成了大盘波动的主导因素。三四月份成交量逐渐回暖,行情进一步向上。五六月份则真正开始了牛市行情,放量上涨。下半年,股票市场在***首次交割不匹配资金后,震荡调整。年内上涨幅度尽管较去年大幅减少,但依然保持了高企的增幅。
1:股市行情代表的变化
翻开上海证券市场的历史,不难发现每年的股市行情,均会产生一个类股的典型代表。1992、1993年是小盘股的时代,1994年是浦东股的时代,1995年是并购股的时代,1996年是牛市的时代。而1997年,股市行情向大盘蓝筹股转变,开始了以股票市场中龙头股形式出现的时代。
2:证监会***换届
1997年6月,周正庆接替周道炯任证监会***。这个重大的人事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对股市行情产生了影响。周正庆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整顿市场秩序和加强监管,为后续的牛市行情奠定了基础。
3:地方柜台股市的变化
1997年8月15日,***决定将沪深交易所划归***证监会直接管理,但地方柜台股市仍然由地方***管理。这一决定对于整个股市行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地方柜台股市的调整和改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第五次牛市行情特点
第五次牛市于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出现。这次牛市行情的特点是经过连续的下跌后,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业绩大幅度增长,市场再次回暖。
股市的黑周末
1997年2月19日,***的元勋***去世,这对股市产生了短期影响。股市在这一天开盘指数870.18,也是整年指数的最低点。但随后股市回升,表现出如同“黑周末”后的翻身雷人行情。
股市的历史相似之处
股市无法预测,历史也不会重复。但是具有某些相似的特点。例如,1996年2月到1997年1月,上证指数从512点涨到1260点,涨幅达到2.46倍。这与股市中某些行情相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龙头股与新贵股的变化
1997年,在经济制度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贵股。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绩优新贵受到了市场的追捧。而在上海市场,一些表现优异的国有企业也逆市创出新高,成为当时市场中的龙头股。
1991年股灾及后续行情
1991年是我国股市的第一次股灾,深圳股市一度跌幅超过一半,但最后在9月份见底回升。与此上海股市却继续上涨。这一年的行情为后续的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洲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影响
1996-2000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股市进入了国企融资及庄家乱舞的时代。虽然期间出现过两年的震荡调整,但整体来说,股市行情依然保持了高企的增幅。
股市行情中科技股的表现
1997年2月,科技股成为股市行情的龙头板块,推动了整个市场的牛市行情。而1999年5月19日,暂停国有股减持,科技股和网络科技股的涨幅更加明显。在此后的几年中,股市进入了一个熊市期,而龙头大盘蓝筹股和银行股则成为了市场的主要关注对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7年上海股市行情的一些特点和变化。这对于了解股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