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盘股与大盘股的概念
在过去,大盘股的数量相对较少。根据流通盘的规模,流通盘在3000万以下的股票被称为小盘股,而流通盘超过1亿的股票则被称为大盘股。
2. 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的分类
根据流通股本的规模,个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大盘股:流通股本在1亿以上的个股被称为大盘股。
中盘股:流通股本在5000万至1亿之间的个股被称为中盘股。
小盘股:流通股本不到5000万的个股被称为小盘股。
可以看出,随着流通股本规模的增加,个股依次从小盘股过渡到中盘股,再过渡到大盘股。
3. 市盈率与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的关系
市盈率是一个衡量股票价格相对于每股收益的指标,与个股的规模有一定的关联。
相同业绩的个股中,小盘股往往具有较高的市盈率,中盘股的市盈率略低于小盘股,而大盘股的市盈率相对较低。
4. 大盘股的市场定义
近15年来,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盘股是指总市值达到20亿元以上,由大型公司发行的股票。目前,大盘股的总市值已经接近8.6万亿元,占据了沪深两市总市值的20%。
5. 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的分类依据
个股的分类除了根据流通股本的规模外,还可以根据上市地区和总市值等因素进行划分。
根据上市地区:个股可以分为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股票。
根据总市值:个股可以根据总市值的大小进行分类。
流通股本规模是判断个股为大盘股、中盘股还是小盘股的主要依据。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的市盈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大盘股在股市发展初期相对较小,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个股的分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