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催收短信是第三方催收机构。以下是有关消费金融发信息是否真实的相关内容:
1. 催收短信的发送号码
真实的消费金融机构通常会使用专用的机构号码发送催收短信,而骗子则往往使用个人手机号码发送短信。借款人可以根据短信提到的消费金融名称,在网上查询该消费金融的信息,再通过消费金融机构官方提供的联系方式核实短信的真实性。
2. 多种途径确认短信的真实性
如果收到的催收信息让人拿不准是否真实,有几个方法可以确认:
1) 打电话给官方咨询:拨打官方电话号码,向客服核实催收短信的真实性。
2) 联系当地法院网站:查看当地法院网站是否有公开的催收信息,以确认短信的真实性。
3) 通过12368报备身份证号:如果还是无法确定短信是否真实,可以拨打12368热线,报备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咨询是否有逾期记录,进一步确定短信的真实性。
3. 催收骗局:拒发/滞留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物流信息,仿冒快递公司,谎称因疫情影响快递滞留或被拒发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然后以信用分不足、理赔通道未开启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贷款,达到诈骗目的。
4. 外包催收机构发送催收短信
一些消费金融机构会将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催收机构,这些催收机构会通过短信方式进行催收。收到的催收短信一般都可以不用理会,但建议仍然要尽可能与银行或理财机构进行沟通确认。
5. 借款人自身情况可能导致短信不真实
如果借款人在多个网贷平台借钱,且这些平台资质不全、利息很高,而且在逾期的情况下,这些平台为了躲避监管,可能不会在短信中发送真实的平台名称,而只会使用一些笼统的消费金融名词,这也导致了借款人难以确认短信的真实性。
6. 催收短信真实性的准确性
催收短信的真实性主要指短信内容是否真实反映了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催收短信通常会包含借款人的个人信息、逾期天数、欠款金额等内容。收到催收短信的借款人可以通过与消费金融机构联系核实相关信息,以确保短信的准确性。
7. 律师函的真实性
***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如中银消费金融,在逾期情况下会通过律师函进行催收。收到中银消费律师函的借款人可以确认其真实性。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向对方发出的正式书面文件。
以上是关于消费金融发信息真实性的相关内容和解析。对于收到的催收短信,借款人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核实,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