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进入汛期以来,长江流域降雨、来水均严重偏少,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严重旱情之下,长江流域多地出现农田干裂、水位创历史新低等情况。
1、南方地区干旱情况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在2022年出现了严重的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特别是南方地区,夏秋连旱影响重。年内,我国旱情总体偏重,华东、华中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夏连旱,长江中下游及川渝等地连旱现象更为明显。
原因:造成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夏秋连旱的直接原因是: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加剧了土壤蒸发,与此同时降水持续偏少导致土壤水分补充不足,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气象干旱。而持续的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根据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偏少,且连续高温天数增加,所以造成夏季旱情加剧。
2、长江流域干旱情况
长江流域干旱是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中旱以上日数为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影响:长江流域干旱造成了水资源紧张,农田干旱严重,河流水位持续下降,甚至发生了历史新低的情况。这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干旱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3、干旱灾害扩散范围
今年夏天,全世界都在经历有史以来未见的高温天旱。不仅是***的火炉城市——重庆、武汉、南京、吐鲁番持续高温干旱,还有更多的地方遭受干旱灾害。
从数据来看,干旱情况在南方地区更为严重,但北方部分地区也面临着干旱的挑战。
4、干旱与高温的关系
进入汛期后,南方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华南、江南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华北、黄淮等地持续高温少雨,局地发生干旱灾害;6月下旬强降雨造成山东等地旱涝急转。
解释:高温天气极易导致水分蒸发加快,土壤干燥,降水量不足时,干旱灾害就会愈演愈烈。
全球气候变暖对干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高温和干旱相互作用,相互加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在2022年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情况,特别是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干旱给农业生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加强灾害防范和减灾措施对保障人民生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