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价中标是一种常见的招标投标评标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投标人低价报价,降低采购成本。小编将从中间价中标的定义、计算方法、优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中间价法的定义:
中间价法是根据投标人的评标价确定一个基准价,通常选取有效评标价均值或一定范围内有效评标价均值作为基准价。评标价等于基准价的,获得满分100分;高于基准价的,每高出1%扣减M1分;低于基准价的,每低于1%罚M2分。
2. 中间价优先法:
中间价优先法是指采用中间价和评标价之间的偏差百分比来确定价格得分的方法。偏差百分比可以通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α = │投标评审价-评标价│/评标价×100%。当投标评审价高于评标价时,价格得分为价格权重分 100 * α;当投标评审价低于评标价时,价格得分为价格权重分 + 100 * α。
3. 中间价中标的过程:
中间价中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对所有投标报价进行平均,得到平均值。
(2)删除所有高于平均值的报价。
(3)从剩余的报价中选择最接近中间值的报价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4)考虑其他因素综合评定中标候选人。
4. 中间价法的优点:
中间价法有以下几点优点:
(1)引导投标人低价报价效果明显,利于采购人降低采购成本。
(2)中标结果公正客观,避免了过高或过低的报价对评标结果的影响。
(3)便于评标人员进行评审,并提高评标效率。
5. 中间价法的适用范围:
中间价法适用于各类招标投标项目,特别是对于以价格为主要评标依据的项目更加适用。例如机电设备安装、装饰部分等项目,可以通过中间价法引导投标人低价报价,降低项目成本。
中间价中标是一种有效的招标投标评标方式,通过确定基准价和采用中间价或偏差百分比计算价格得分,可以引导投标人低价报价,降低采购成本。中间价法公正客观,适用于各类招标项目,尤其适用于以价格为主要评标依据的项目。采用中间价中标的优点包括降低成本、公正公平、高效快捷等。在实际应用中,中间价中标需要根据各项参数和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定和计算,以确保评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