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IPO估值打开上升空间
随着“23倍市盈率红线”废除,主板IPO企业发行估值有可能提升。以创业板为例,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10家公司IPO价格看,市盈率分布在20.21倍-40.6倍之间(另有1家公司较为特殊,新股发行价对应2021年业绩的市盈率为90.63倍,对应2022年业绩则降至不足15倍),“23倍”确实失去了限制。
1:告别23倍市盈率发行
相比核准制时代,本次全面注册制最大变化是取消了2014年以来的23倍发行市盈率的窗口指导,允许主板、科创板采取直接定价方式。这意味着市场上对于股票发行定价的限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放宽。
2:市盈率分布情况
从10家公司IPO价格看,市盈率分布在20.21倍-40.6倍之间(另有1家公司较为特殊,新股发行价对应2021年业绩的市盈率为90.63倍,对应2022年业绩则降至不足15倍)。这表明23倍市盈率的限制已经失去了约束力。
3:主板注册制的影响
主板的注册制改革对IPO估值有着重要影响。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中重科技和登康口腔的发行市盈率均突破23倍。这标志着主板IPO企业估值的提升空间打开,市场对于股票发行定价的限制也得到了放宽。
4:取消23倍发行市盈率的意义
取消主板23倍市盈率的限制,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是一项积极的举措。创新型企业可以选择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不受23倍市盈率的限制。这将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整体创新能力。
5: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原则
新股发行价格一般不超过23倍市盈率。这是因为低价、低市盈率的发行定价能够吸引更多的股民参与申购,一旦中签就能够赚钱,形成赚钱效应,新股发行就会顺利进行。而高市盈率、高价发行,容易导致投资者的观望情绪和认购意愿降低,对新股的表现不利。
6:新股询价定价机制的改变
新股询价定价机制完善之后,意味着23倍发行市盈率的隐性红线将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改变将使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和投资者需求。新股询价定价机制的完善也将提升A股市场的投资者参与度和市场活力。
随着“23倍市盈率红线”取消,主板IPO企业发行估值有可能提升。这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是一项积极的举措,可以使其更好地发展。取消23倍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将使新股发行的定价更加市场化,提高A股市场的投资者参与度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