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变质岩基底速度

2024-03-30 11:07:33 59 0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半开启型的地下水盆地,地内含水层系统多样,不同地下水交替循环的方式和深度不同。盆地的基底是太古界和下元古界的变质岩系,沉积盖层包括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等。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层系统和白垩系碎屑岩是重要的地下水含水层系统。

一、地质特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多旋回克拉通盆地。盆地的基底主体为前寒武系结晶变质岩,沉积盖层总厚度超过6000米,包括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中生界碎屑岩等。地质构造相对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

二、氦气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的氦气主要为壳源成因,盆地基底的下元古界强磁性深变质岩是氦源岩。盆地中部的平凉—庆阳—延安—佳县一带的北东向高磁异常条带是盆地主要的氦气分布区。

三、鄂尔多斯台拗

鄂尔多斯台拗是中朝准地台西部的一个拗陷区,陕西黄土高原就是在这一地质构造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华北地台的基底由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变质岩组成,其盖层由晚元古代地层以及晚古生代-新生代沉积物组成。

四、边缘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的边缘被活动的褶皱山系和地堑系所环绕,基底为太古宇和下元古界的变质岩系。盆地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构造平缓,沉降稳定,整体上西低东高,每公里坡降不足1°。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的基底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的变质岩系,沉积盖层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等。鄂尔多斯台拗和边缘特征也是盆地地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的氦气分布主要与基底下元古界的强磁性深变质岩有关。盆地的地下水含水层系统也有一定的特点和重要性。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